近日,中国反腐败斗争的持续深入再度显现成效,五位金融机构高层相继被纪委调查,引发广泛关注。这一系列事件不仅反映了国家对金融系统腐败行为的零容忍态度,也突显了在自我净化与规范管理方面的紧迫性和必要性。
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,中国财政部在2024年10月25日的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第110次会议上展现了坚定的信心与积极的态度。此次会议不仅聚焦于世行改革和国际开发协会的增资议题,更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。
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融合,跨境支付需求急剧上升,这一趋势促使各国央行探索新的解决方案。在此背景下,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(简称“货币桥”)的出现为全球经济体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契机。
近期,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动态引发了广泛关注。中国人民银行与日本银行续签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,以及汇丰控股正式成为中国跨境银行间支付系统(CIPS)的直接参与者,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。这些重磅消息不仅展示了人民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日益重要性,也为中日两国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委员长会议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。赵乐际委员长主持会议。会议决定,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11月4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。
10月25日,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(以下简称资金流信息平台)上线试运行工作会议。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、副行长张青松出席会议并讲话。
近来,随着互换便利(SFISF)和回购增持贷款两项金融创新工具的推出,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中的角色愈发重要。这些工具的落地不仅为银行提供了新的业务机会,也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多融资渠道,进一步推动了市场活力。
《通知》的发布,有利于引导保险公司发挥精算技术、长期产品开发和长期资金管理的优势,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养老保障和跨期财务规划服务。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23日表示,今年全球公共债务预计将超过100万亿美元,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(GDP)的93%,债务累积风险居高不下。IMF呼吁,各国应进行更大力度的政策调整以应对相关风险。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22日发布《全球金融稳定报告》说,尽管多国央行进行了降息且市场表现活跃,但全球金融脆弱性仍在加剧。
近期,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4年前三季度的外汇收支情况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和韧性,尤其是在人民币汇率方面。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,反映了我国在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,依然能够保持基本的外汇平衡。
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,中国银行业在2023年稳步发展,经营规模持续增长,信贷投放节奏逐步均衡。然而,低息差的持续压力无疑考验着银行业的经营韧性。《2024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》指出,面对这些挑战,商业银行需积极借鉴国内外经验,从多个方面入手,以实现新的突破。